聚焦碳達峰碳中和 環保產業迎發展新機遇
“力爭在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、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”的目標,為我國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指明方向。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日前舉行的2021環境企業家媒體見面會上,多位業內人士表示,今年是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,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啟新征程,在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下,環保產業發展迎來機遇期。
?
談及碳中和對企業的影響,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、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主任李俊峰指出,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具有劃時代意義,目前全球40%的經濟體都在向碳中和的方向努力。“從這個角度來說,我們一定要加入并適應這個大潮流,這樣整個工業進程和路線都會順暢。”李俊峰表示。
?
環境商會會長、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表示,未來5到10年,我國現存的城市黑臭水體、垃圾處理、工礦企業污染等一眾短板會加速補齊,傳統環境治理工作將在2030年左右收尾。
?
“在這個過程中,以投建為主的環境污染治理市場行為將逐步退出,環境產業進而轉向以運維服務、提質增效為主的存量時代。”趙笠鈞說。
?
展望未來,業內人士普遍樂觀,認為環保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期,并預計產業邊界將進一步模糊,環保能源一體化大勢所趨。
?
趙笠鈞認為,步入新發展階段、踐行新發展理念、構建新發展格局,環保產業也因此迎來新一輪重要窗口期。同時他預計,隨著生態環境領域不斷拓寬,產業邊界將進一步模糊,環保產業也將迎來更多機遇。傳統環境產業將逐步由增量轉入存量市場,現代服務業特性進一步凸顯,產業轉向以核心技術、核心產品和核心服務能力三大硬核驅動。
?
“在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下,環保產業將迎來三個轉變,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控制轉變,從過去的單因子控制向協同控制轉變,從環保產業常規污染物控制向特殊污染物控制轉變。”環境商會副會長兼首席環境政策專家駱建華表示,基于這三方面新趨勢,環保企業可以在循環經濟、環保設施的低碳運行、非化石能源發展等方面對低碳事業有所貢獻,這是機遇也是挑戰。
?
環境商會執行會長、清新環境總裁李其林表示,傳統能源行業的存量業務短期會受影響,新能源比例會持續提升,傳統環境業務在工程服務之外還會有持續運營服務,長期來看存量市場也依然存在比較大的空間。
推薦產品:
- 上一篇:我國污染防治攻堅和碳達峰行動統籌推進 2022/04/07
- 下一篇:北京西城區開展垃圾減量活動 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2022/04/07
推薦閱讀
- 粉塵涉爆安全生產風險預警系統2025-03-26
- 微型空氣站:區域空氣質量監測的新利器2025-02-20
- 光伏氣象站:為光伏產業賦能的關鍵力量2025-02-20
- 深圳奕帆科技亮相第25屆中國環博會2024-04-22
- 六氟化硫報警器校驗,確保氣體監測精準無誤2023-12-20
- 六氟化硫泄漏在線監測系統,保障安全生產2023-12-20
- 煙氣氮氧化物檢測儀:攻克空氣污染的利刃2023-12-15
- 如何確定氮氧化物檢測儀的測量范圍和精度?2023-12-15
- 氮氧化物檢測儀:分析方法和優缺點一覽2023-12-15
- 為什么需要使用氮氧化物濃度檢測儀?它有哪···2023-12-15